第四章:中安那托利亞(Central Anatolia)地區

遠古地區

加帕多家(Cappadocia)

使徒行傳2:9;彼得前書1:1

加帕多家是名為歌篾的牧人之家鄉,他們是雅弗的後代(創世記10:2~3;歷代志上1:5~6),並被稱為辛梅里安人(Cimmerians)。歌篾曾在以西結的預言中被提及(以西結書38:6),作為將猶大從北方擊退的其中一個族群,《七十士譯本》的譯者以該地區為迦斐託(申命記2:23;耶利米書47:4;阿摩司書9:7)。帖帕多家是五旬節時身處耶路撒冷的一些猶太朝聖者的家鄉(使徒行傳2:9)。加帕多家亦是彼得在其首封書信中提及的五個位於安那托利亞的羅馬省份之一(彼得前書1:1),《彼得後書》很可能也是給這些地區的教會寫的(彼得後書3:1)。

 

加拉太(Galatia)

使徒行傳16:6,18:23;哥林多前書16:1;加拉太書1:2,3:1;提摩太後書4:10;彼得前書1:1

 

北加拉太相對南加拉太?

《使徒行傳》顯示保羅只在南加拉太建立和探訪教會(使徒行傳13:14~14:23,16:1~4)。離開彼西底的安提阿,並被禁止進入亞細亞,保羅因患病而被迫到訪北加拉太的培希努(Pessinus,加拉太書4:13~14)。

 

呂高尼(Lycaonia)

使徒行傳14:6、11

 

米設(Meshech)

詩篇120:5;以西結書27:13,32:26,38:2~3,39:1

在列國列表中,米設是雅弗的第六名兒子(創世記10:2)。泰爾從米設和土巴(Tubal)接收奴隸和銅器(以西結書27:13)。米設亦是其中一個未受割禮的埃及盟國,他們在戰爭中被刀殺(以西結書32:26)。歌革被稱為米設的首位王子(以西結書38:2~3,39:1)。

 

弗呂家(Phrygia)

使徒行傳2:10,16:6,18:23

彼西底的安提阿和以哥念(Iconium)是弗呂家的城市,保羅在其首次旅程中於當地建立教會(使徒行傳13:14~14:5、21),在第二次旅程再訪這些教會以後,保羅和其團隊通過弗呂家、加拉太―位於加拉太的弗呂家部份地區(使徒行傳16:6)。在第三次旅程中,保羅再次探訪弗呂家的教會,同樣經過弗呂家前往以弗所(使徒行傳18:23)。

 

土巴(Tubal)

以賽亞書66:19;以西結書27:13,32:26,38:2~3,39:1

在列國列表中,土巴是雅弗的第五位兒子(創世記10:2;參歷代志上1:15)。《以賽亞書》(66:19)稱神會差遣使者到列國宣告其榮耀,土巴為當中的國家之一。泰爾從土巴接收奴隸和銅器(以西結書27:13)。土巴是其中一個未受割禮的埃及盟國,他們在戰爭中被刀殺(以西結書32:26),歌革被稱為土巴的首位王子(以西結書38:2~3,39:1)。

 

遠古城市

安卡拉(Ancrya)

彼得前書1:1?

安卡拉的基督徒群體可能位於彼得在其首封書信中提及的北小亞細亞,後來這封書信或由西拉轉交(彼得前書1:1,5:12)。

在《路加福音》2:1提到的凱撒奧古斯都是基督出生時的羅馬帝國領袖。

 

凱撒利亞瑪扎卡(Caesarea Mazaca)

彼得前書1:1?

猶太人於五旬節從加帕多家來到耶路撒冷(使徒行傳2:9),這表示市內可能擁有一定的猶太人口。西拉是可能的送信人(彼得前書5:12),他帶同彼得的通函到凱撒利亞,即加帕多家省的首府(彼得前書1:1)。

 

特庇(Derbe)

使徒行傳14:6、20,16:1,20:4

與巴拿巴返回另一家他們拓植的南加拉太教會之前,保羅在特庇結束其首次旅程,他在隨後的兩次旅程中經過特庇前往西到小亞細亞(使徒行傳16:1,18:23)。該猶來自特庇,他是保羅的其中一名旅伴,負責將捐款帶到耶路撒冷(使徒行傳20:4)。

 

多雷列暗(Dorylaeum)

使徒行傳16:7?彼得前書1:1?

保羅在其第二次旅程中被耶穌的靈禁止前往北面的庇推尼(Bithynia),此事可能發生在多雷列暗(使徒行傳16:7)。當地亦可能是《彼得前書》1:1提及的亞細亞城市之一。

 

寇蒂艾姆(Cotiaeum)、埃扎諾伊(Aizanoi)和阿爾丁塔斯(Altintaş)

保羅或曾經過希臘-羅馬城市埃扎諾伊,當時他在第二次旅程中越過每西亞,下到特羅亞(使徒行傳16:8)。

 

哈圖沙(Hattusha)、亞茲里卡亞(Yazilikaya)和阿拉加霍裕克(Alacahöyük)

作為國家和個人而言,舊約聖經曾提及赫人(Hittites)逾60次。代表赫人的通用希伯來文hittî也是來自赫(Heth)這個名字(創世記10:15;參歷代志上1:13)。亞伯拉罕在希伯崙與赫人相遇(創世記10:15;參歷代志上1:13);以掃娶了三位赫人女子為妻(創世記26:34,36:2)。赫人被涵蓋在巴勒斯坦七個族群的標準名單內(申命記7:1)。以色列人佔據土地時未能消滅赫人(士師記3:5)。大衛逃避掃羅時,赫人亞希米勒是他的同伴(撒母耳記上26:6)。或許舊約聖經中最有名的赫人是拔示巴的丈夫烏利亞。烏利亞被王殺害,因大衛欲娶其妻,此前烏利亞在大衛的軍隊中服役(撒母耳記下11:2~12:10)。所羅門的外邦妻子包括赫人女子(列王紀上11:1)。公元前六世紀,以斯拉責備猶太人,因他們與赫人等外邦女子結婚(以斯拉記9:1~2)。聖經引用赫人的資料中提出兩個獨特的族群。第一個族群居於迦南,即從與該族同名的赫而出的迦南人後代,根據上述提及的內容,以色列入侵巴勒斯坦時,這族群沒有被消滅,他們仍是本地居民,從屬於猶太人。第二個族群與新赫人帝國有關,他們居於赫人所在地的敘利亞北部幼發拉底河谷上游(約書亞1:4;士師記1:26),這些赫人君王從所羅門進口馬匹(列王紀上10:29;歷代志下1:17),其戰士的名聲導致敘利亞軍隊落荒而逃(列王紀下7:6)。

 

以哥念

使徒行傳13:51~14:6,16:2

在首次旅程中,保羅於該城建立教會(使徒行傳14:1),後來他在第二次旅程(使徒行傳16:2)也很可能在第三次旅程(使徒行傳18:23)到訪該城。在以哥念、安提阿以至路司得(Lystra),保羅皆經驗了極大的苦難和逼迫(提摩太後書3:11)。

 

路司得

使徒行傳14:6~23,16:1~5

保羅和巴拿巴在其首次旅程中到訪這城市時,可看出當地一直保留呂高尼人的氣氛。當一位瘸腿的人在城門得醫治,群眾相信他們在當地的守護神明宙斯(Zeus)和其使者希耳米(Hermes)以人類的樣式臨到他們中間,所以眾人以呂高尼語讚美他們(使徒行傳14:8~12)。

 

路司得的提摩太(Timothy of Lystra)

提摩太在路司得被其猶太裔外祖母羅以(Lois)和母親友妮基(Eunice)扶養成人(提摩太後書1:5),然而其父並非猶太人。(因路司得從來不是希臘化的聚居地,在使徒行傳16:1、3中,較好的描述是提摩太之父屬「外邦人」多於「希臘人」。)路司得擁有一定的呂高尼原居民人口;但一位猶太裔婦人一般不會嫁給本地的異教徒。較有可能的是其母嫁給一位殖民地的羅馬公民,提摩太就是這段混血婚姻的結果,因此他從未受割禮(使徒行傳16:3)。路司得的猶太人口少得無法支持一間猶太會堂,故兩名婦女透過在家讀舊約聖經,並恆常出席以哥念的鄰近猶太會堂來持守信仰(使徒行傳14:1)。從嬰孩時期開始,提摩太得著聖經的教導(提摩太後書3:15),保羅首次到訪路司得時,提摩太肯定與他遇上,後來成為信徒,像其母親和外祖母一樣(使徒行傳14:6~7、21~22)。他在路司得加入保羅和西拉的第二次旅程,因他得著以哥念和路司得的信徒之稱讚(使徒行傳16:2)。他亦與保羅結伴參與第三次旅程(使徒行傳19:22,20:4)。提摩太成為保羅信任的同工和信仰上的兒子(提摩太前書1:2;提摩太後書1:2)。保羅給他寫了兩封書信―《提摩太前、後書》,他亦是新約聖經中保羅六封書信的合著者―《帖撒羅尼迦前、後書》、《哥林多後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及《腓利門書》。

 

培希努

彼得前書1:1?

部份學者曾指出,保羅因病而在第二次旅程中到訪這城(加拉太書4:13~14),《加拉太書》也提及當地教會。可能《彼得前書》的送信者在小亞細亞北部巡迴期間停留此地。

 

伊普蘇斯(Ipsus)、普里姆涅索斯(Prymnessus)、多喀彌姆(Docimium)和辛那達(Synnada)

裴羅美利門(Philomelium)西北部鄰近伊普蘇斯爆發了其中一場古時最大型的戰役―伊普蘇斯戰役。公元前301年,三名亞歷山大將領為小亞細亞的控制權出征當地,其中一方是安提柯一世[Antigonus I Monophthalmus,又名獨眼(One-Eyed)],他與兒子德米特里一世(Demetrius I Poliorcetes)欲控制亞歷山大的整個帝國,對抗他的是其敵人色雷斯(Thrace)王利西馬科斯(Lysimachus)和敘利亞王塞琉古(Seleucus)。安提柯在戰事中與近75,000名士兵一同喪生,希臘國統一的機會滅絕,亞歷山大帝國被其四名繼承者(Diadachoi)瓜分(但以理書7:6,8:8、22,11:4)。

普里姆涅索斯是弗呂家(Phrygia)內的城市,當地被希臘人同化,後來被併入羅馬帝國的亞細亞省份。一條重要羅馬道路通過該市,保羅前往庇推尼時無疑曾到訪此地(使徒行傳16:6)。

 

塔維暗(Tavium)

彼得前書1:1?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