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朝覲

分類:文章
發佈於:2011-05-15, 週日

一個穆斯林的一生至少要去安拉的屋宇 - 克爾白天房 ( Bait'allah ,或者 Ka'ba ) - 朝覲一次,如果他們有能力這樣做的話,這是每個穆斯林必須履行的義務。這是在每年的某段特定時間 - 就是伊斯蘭曆的十二月 (伊斯蘭日曆是以月亮的朝向來計時的,比我們的日曆要短大概十天,使得朝覲、齋戒等等活動的時間每年都有變化) - 要做的事情。在這個時間之外旅行到聖地朝拜被稱為 「副朝」 ( Umrah ) ,或者說小朝,不能代替正朝 ( Hajj ) ,只會增加點功德。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實際上所有的宗教儀式都起源於前伊斯蘭時代,也就是說這是與異教的一種折衷做法 - 雖然穆罕默德開始時強烈否認這一點。從而,古蘭經裡所有提及朝覲的事情都是較後期的。

當朝覲者抵達 「聖城」 之後,他必須為受戒而更換他平常的衣服,穿上一件特別的白色衣服 ( Ihram ) 。朝覲典禮包括走到滲滲井 ( Zamzam well ) ,根據伊斯蘭的傳說認為,這口井裡的水將以實瑪利 (易司馬儀) 和夏甲 (夏芝蘭) 從死裡救活。穆斯林不但想飲嘗這泉水,而且會裝滿幾罐聖水,因為他們普遍相信這水能治百病。然後是巡游克爾白天房七次,還有吻天房一角的黑石。此後,朝覲者必須在賽法山 ( Safa ) 和麥爾?山 ( Marwa ) 之間來回奔跑七次 (這是異教時代遺留下來的儀式,當時每座山上都立著尊偶像,今天全都在一屋頂下面) 。第八天的時候,他要前往麥加附近的一座山谷米那 ( Mina ) ,在那裡冥思和拜功。第九天繼續向阿拉法特 ( Arafat ) (據說亞當在那裡尋求神的憐憫) 前進。在那個地方,有多達兩百萬的朝覲者 「站在安拉面前」 禮拜,並且在穆罕默德死前那次著名的告別演說的地點聆聽講道。次日回到米那,朝覲者收集一些小卵石朝象徵魔鬼的石柱投擲過去。男人在這裡還要理髮 (女人象徵性地剪掉幾根頭髮) 。

然後就以宰殺牲畜獻祭來慶祝古爾邦節 (宰牲節 Eid ul-Adha ) ,即大節。朝覲結束的時候,朝覲者可以去麥地那,但這不是他必須履行的義務。

穆斯林希望通過朝覲來贏得安拉的喜愛。他們普遍的思想認為它將抹去他們過去的罪重新帶來純潔。他們相信樂園就在克爾白天房上空直接敞開著,在那裡的朝拜可以毫無阻礙地到安拉身邊,安拉也會毫不猶豫地答應他們的祈求。一位哈吉 ( Hajji ,也就是完成了朝覲的人) 剛從朝覲回來之後,就會被當作給他的親戚們祝福的源泉,他們非常渴望聚集一起向哈吉表示敬意,並領受這些祝福。滲滲井的聖水也會分給他們。

作為基督徒我們觀察到:

從基督教的角度看來,這些儀式和信仰讓我們結論出它們純粹是異教的行為,表明它們基於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一個在遙遠的神 (真主) 對人類不感興趣,所以人類要藉著在時間、金錢和奉獻方面的犧牲來吸引祂答應人類的心願。這與聖經觀點截然相反。基督徒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 (朝覲者 pilgrims ) ,他們的家在天上。

親愛的弟兄阿、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 ( strangers and pilgrims ) .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彼得前書2:11)
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 ( strangers and pilgrims on the earth ) 。 (希伯來書11:13)
我們在這裏本沒有常存的城、乃是尋求那將來的城。(希伯來書13:14)


這篇文章是翻譯自 Nehls 的在線文章 'The Teaching Of Islam'
http://www.answering-islam.org/Nehls/tt1/tt6.html(譯文僅僅為原文一部份。)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