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的問題:出自彼得前書的回應

利百加·斯卡傑斯(Rebecca Skaggs)(https://patten.academia.edu/RebeccaSkaggs?swp=tc-au-52461274

佩丁大學(Patten University)

 

摘要

世界上為什麼會有苦難?此外,為什麼看起來「好人」往往遭受苦難,而「壞人」卻往往大行其道?我們對這些事情該怎樣理解?所有的事情實際上都是隨機的巧合?還是有某種計畫讓痛苦融入其中?神在哪?鑒於我們目前的全球性疫情,這顯然是一個重要議題。在此,我們無法全面討論這一宏大問題,但至少可以提供一些思考的背景。也不可能包括耶穌和保羅對這問題的豐富的立場。因此,本文提供了彼得前書中常被忽視的觀點,希望能進一步討論。

 

議題

世界上為什麼會有苦難?痛苦有什麼意義嗎?很明顯這是一個與當前全球疫情相關的問題。多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神學家都試圖分析這個問題,並得出一個連貫且令人放心的回復。然而,面對實際的苦難,這些哲學/神學的概念往往達不到要求。C. S.魯益斯(C. S. Lewis)也在他深愛的妻子死於癌症的痛苦中哭喊著。[1]

信徒們在理解苦難方面存有一個艱巨的任務,因為他們堅信神關注並且能夠減輕苦難,但祂常常不這樣做。關於苦難的經典作家C. S.魯益斯將信徒面臨的困境描述如下:「若神是良善的,祂會希望祂的創造物快樂;若神是全能的,祂能做祂所願。」由此得出的邏輯結論是既然受造物不快樂,要麼是「神缺乏良善或能力,或兩者都無。」[2]這種觀點造成了一個似乎不可調和的矛盾。

這個問題已經從不同的角度得到了不同的處理。不同學科的研究表明,悲傷的影響可能會以不同的方式受到衝擊。社會學家認為,這個問題最糟糕的地方在於痛苦似乎毫無意義,因為通常是「好人」受苦,而那些或許本應受苦之人實際上卻大行其道。研究表明,宗教可以幫助給創傷事件添加意義。[3]維克多·弗蘭克(Victor Frankl)從自己在大屠殺的親身經歷中得出結論,意義感甚至使人們能夠應對極其嚴峻的苦難。[4]

 

考慮到的問題

哲學家和神學家提出了各種尋找意義的方法。一般來說,即使是那些對哲學或神學不感興趣的人,也糾結於這個問題,為什麼會發生在我身上,這有什麼意義?神在哪裡?[5]

關於這一問題,必須提到幾部經典著作,盡管只是簡短地提。

哈羅德 S. 庫什納(Harold S. Kushner)的《當壞事發生在好人身上》(When Ba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對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位獻身服侍神和服侍人的猶太拉比,當他兒子被發現患有絕症時,他自己也面臨著巨大的痛苦,[6]他表達自己痛苦不僅是因為這個處境,還因他感覺似乎被神拋棄了。他剖析了處境,提出解決方案,並力勸他的讀者不要把憤怒和絕望發洩在神身上。他解釋說,我們生活的這個充滿苦難、痛苦和死亡的不完美的世界並非受造於神,而造於人類自身的墮落。因此,他總結道,責怪神是無益的,因為神的意願不是讓人受苦。這種觀點的問題在於,盡管使得神免於被指責,但同時也限制了神與自己的創造物的關係。這種觀點雖然沒有得到普遍認同,但相當流行。

路易斯[7]也認同了這一角度—痛苦、折磨和死亡是「墮落」的結果。然而,他說,神允許人們經歷痛苦是為了使我們能夠:

  1. 意識到,我們的世界並非一切都好;

  2. 認識到我們的缺乏以及我們對神的需要;

  3. 選擇面對痛苦,把我們的意願交給神(「不是我的意願…」)。

根據這些前提,路易斯得出了幾個結論。其中包括:

  1. 現今世界從來就不可能「佔有我的心;我真正的好處是在另一個世界,我唯一真正的寶藏在基督裡」;

  2. 苦難生出了偉大的精神的美和力量,因此不應該被消除,因為它平衡了世上的邪惡。

  3. 基督教的悖論還有,貧窮是有福的,但也應被消除。[8]

 

魯益斯在試圖應對悲苦以及失去之痛時,他洞察到了哲學的不足之處。他在深愛的妻子喬伊去世後寫的《卿卿如晤》(A Grief Observed)一書中記錄了這一份痛苦。[9]

尼古拉斯·沃特斯多夫(Nicholas Wolterstorff),耶魯大學的哲學家、神學家,也是在其分析問題中的另一哲學家親歷者的案例。[10]他以在一次事故中痛失25歲兒子以解釋其回應。他提出了一個積極的觀點,苦難是更好認識神的途徑。他就耶穌自身受難提出了幾點深刻的觀點:

  1. 耶穌通過祂死後和再次降臨時的傷痕來識別自己。

  2. 神自己也遭受過獨生子的失喪之痛。因為這對祂如此重要,祂使我們有可能親自參與到這種痛苦中—當我們受苦時,便神秘地瞥見了神的一部分,那是用任何其他方式都無法觸及的。

  3. 只有我們的苦難才最能顯示這位多受痛苦的人(Man of Sorrows)(以賽亞書53:3)。「通過我們的眼淚,我們看到了神的眼淚。」[11]

 

聖經本身以不同的方式處理苦難的問題,從約伯書和先知書如耶利米書到保羅書信,例如腓立比書。彼得前書,雖被認為是苦難書信,但有時被忽視。我認為[12]它為苦難的目的和價值提供了有意義的洞察,並將其置於實踐、哲學和神學的視野中。

 

在彼得前書中的受苦

在這封小書信中,受苦這個詞以各種形式出現了21次,故彼得前書可被恰當地稱為「苦難的書信」。與此同時,它也可被稱為喜樂的書信。事實上,在彼得前書中,受難和喜樂並不如苦與樂的對立。[14]相反,它們是相互依存的;試煉和苦難總是與喜樂和難以言說的喜樂緊密相連。[15]

「pasxo」(苦難)這個詞在希臘文化和猶太文化中歷史悠久,早在彼得前書之前出現了。在彼得前書中,其古希臘意義常被用以表示體驗外部事物;從外而來的東西,定要忍受。起初,其意義是「遭受邪惡」。這種消極的內涵一直在整個歷史中被保留著。它可能是指死刑或處決,但這個詞本身並不一定意味著「遭受死亡」。這個詞通常用來表示經歷或體驗不幸、命運的打擊、失去人或神的恩寵,或者任何突發的負面經歷,包括疾病甚至死亡。

關於彼得書信的受眾所經歷的苦難,有一系列的理論,但文本的本身是含混的,暗示給讀者的痛苦包括社會異化和言語虐待(1:6;2:13—17;3:14;4:14),以及在法院所提出的更正式的指控(如4:14)。後一種痛苦可能會致死。然而,就一切情況而論,苦難是不應得的(2:18;也是作為基督徒的結果(如2:18;4:15)。

 

彼得給出了一個既有用又有意義的背景:

  1. 苦難在神對人更廣義的計畫中(1:1—3;4:9),是神所預知的,是聖靈帶來的(1:2)。

  1. 受苦有幾個重要的目的:

a. 帶來信心的真實性。(1:7)

「火」「pyroos」有時被翻譯成「燃燒的」來描述對一個群體的審判(彼得前書1:7)。這字面可能指的是尼祿統治下的火(刑)的迫害,但也定是一個隱喻,指的是冶煉金屬工人使用精煉的工藝[16]來驗證及淨化容器的缺陷。[17]七十士譯本中可找到該詞的各種形式,特別是某人或某物在神面前得到隱喻意義上的淨化,例如在聖殿中。[18]也被用來指在末日對惡人的審判(參見彼得前書4:17—18)。對彼得來說,就像金屬被煉盡的過程一樣,苦難證實了信仰的真誠度。

b. 苦難表明神的同在,使神的靈和榮耀降臨在我們身上(4:14)。

彼得提出了理解苦難的另一重要觀點。對基督徒來說,最糟糕的苦難之一就是感到被神遺棄。然而,對彼得來說,當一個人正在經歷烈火般的試煉時,他們肯定不是在經歷神的棄絕;事實上,這種苦難正是神的同在的跡象,「是對末世論中神潔淨的榮耀的期待和開始。」(4:17—18)。[19]這裡重要的一點是,受苦遠不是神的棄絕,而是神的同在「安息」,也是說,與受苦的人同在。我的一位評論家,瑞秋·尼科爾斯(Rachel Nicholls)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

「並不是說強烈的悲傷和憤怒的經歷是錯位的(參見約伯記),但也許正是這種不願參與體驗的態度改變了這種體驗。」

正因如此,對彼得來說,

c. 苦難是喜樂的理由。(彼得前書4:13)。這就是苦難與喜樂間不可分割的聯繫。盡管痛苦和/或悲傷,受苦的人因確信神同在和神榮耀的靈常與我們同在而喜樂(4:14)。

d. 最後,受苦能使人與基督的苦難有份。(1:10—12;4:13)

  1. 在彼得前書中,受苦是一種行動,而不是一種被動的經歷。痛苦(Pathos)與「激情(耶穌受難)」兩詞緊密相連,[20]作為基督徒,我們被「呼召去受苦」,要充滿激情,不僅是為了基督,而且要積極地分擔別人的痛苦。根據伯特內斯(Burtness)的說法,這意味著「擁抱」痛苦,[21]無論在何地或以何種方式找到它;這樣,當我們跟隨耶穌的腳步時,我們被呼召擁抱耶穌祂自己所受的苦難。對彼得來說,「殉道者」和「見證人」是緊密相連的—作基督受苦的見證就是與受苦有份。[22]潘霍華(Bonhoeffer)寫道:「當神呼召一個人時,祂是吩咐他來死。」[23]

 

彼得前書這些關於苦難的思考超出了哲學家、神學家以及社會學家的分析。其表明致受難者以光明、希望,甚至喜樂之境。正如沃特斯托夫所言,也許通過我們的眼淚,我們看到了神的眼淚。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麥克馬漢(McMahan)強調了承認我們的悲傷的重要性,「可能是我們的痛苦,我們的悲傷,我們的哀情能使我們更接近十字架。」[24]透過這樣的確據,並與信徒團體分享,就能在聖靈裡得到醫治和更偉大的生命:「也許,當我們與彼此分享我們的悲傷,也與我們的主分享我們的悲傷時,五旬節的火焰會真正燃燒起來,他們使我們在通往新的身體、新的生命、新的天地的道路上有所轉變。」[25]

 

參考文獻:

[1] C. S.魯益斯,《卿卿如晤》(A Grief Observed),三藩市:哈珀·柯林斯出版,1961;同見沃特斯多夫,《愛兒挽歌》(A Lament for a Son),大急流城,MI:愛德曼出版公司出版,1987。

[2] C. S.魯益斯,《痛苦的奧秘》(The Problem of Pain)(三藩市:哈珀·柯林斯出版,1996)第16頁。

[3] Wong, Rekey, & Geser, 1994;也見T. Koenig,記錄了宗教對健康的積極影響,(H. Koenig, Michael E. McCullough and David B. Larson,《宗教與健康手冊》(Handbook of Religion and Health),牛津,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受苦的議題是如此艱難,以至於有些人選擇完全回避這個問題。奧利弗·麥克馬漢(Oliver McMahan)在他對五旬節派的受難觀的研究中給出了證據「不幸的是美國的五旬節派和靈恩派歷來不允許世界注意到其悲傷。」

[4] V. Frankl,《人類尋找意義》(Man’s Search for Meaning)(紐約:華盛頓廣場出版社,1963)。

[5] 關於這一主題,從各種不同角度出版的學術和非學術書籍數量驚人。甚至要簡單地討論這些問題都超出了本文的範圍。不過我強烈推薦兩本書給第一次接觸該問題的人:1)《當神哭泣》(When God Weeps),作者:Joni Earckson Tada and Steven Estes,(宗德文出版社(Zondervan),1997)。這本書不僅寫於強烈的個人痛苦和虧損的角度,而且包含了豐富的聖經和哲學分析,不論你來自哪裡都會從中受益。2)Kelly M. Kapic的《具身的希望》(Embodied Hope),(校際學術出版社(IVP Academic Press),2017),以一種人性化的方式,包含了寶貴的神學/哲學觀點,不僅涉及理性分析,也涉及心靈和靈魂的痛苦。注意:重要的是要記住,這個宇宙問題最終沒有絕對的答案。其價值存在於探索中。我鼓勵不論是處於何種原因感興趣的人;在你前進的過程中,你會變成一個不同的人。

[6] 庫什納,《當壞事發生在好人身上》,紐約:埃文出版社,1981。

[7] C. S.魯益斯,問題,第109頁。

[8] 同上,C. S. 魯益斯,第109頁。

[9] 《卿卿如晤》(A Grief Observed)(三藩市:哈珀·柯林斯出版,1961)。

[10] 尼古拉斯·沃特斯多夫,《愛兒挽歌》(A Lament for a Son),(大急流城,MI:愛德曼出版公司出版,1987)。

[11] 同上,第80頁,沃特斯托夫引用了喬治·麥克唐納的話(Unspoken Sermons)說:「神的兒子受苦,不是要人不受苦,乃是要他們受苦如他的一樣」。

[12] 威廉·邁克爾斯,「pasxo」TDNT, V,第904—939頁詳細介紹了該詞的歷史和基本形式。

[13] 為了方便起見,作者將被稱為「Peter(彼得)」,而不涉及作者身份的學術問題。

[14] 詹姆士H. 伯特內斯,「在世人的生活中同享神的苦難」,第284頁。

[15] 例如:彼得前書1:6及其後;4:13「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不要以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

[16] E. G. Selwyn,《彼得前書》(紐約:帕格雷夫麥克米蘭出版社,1969),第221頁;F. W. Beare,《彼得前書:希臘文介紹和注釋》:3rd ed.(牛津:布萊克威爾出版社,1970),第190頁;D. C. Arichea and E. A. Nida,《彼得前書翻譯手冊》(A Translators Handbook on the First Epistle from Peter)(紐約:聯合聖經公會出版,1980),第145—6頁。

[17] 詹森(Johnson)「彼得的苦難神學中從瑪拉基書第3章在神的家中的火的意象(彼得前書4:12—19)(Fire in God’s House Imagery from Malachi 3 in Peter’s Theology of Suffering)」,第287頁。

[18] 參見Johnson,第288—90頁以獲取實例和其他信息

[19] 同上,Johnson;第288頁。他進一步(290)引用了J. Moffatt,《普通書信:雅各、彼得和猶大》MNTC: New York: Harper n. d.),第157頁:也比對Arichea and Nida, Handbook,第149頁,「安息在你身上」意味著聖靈的持續和不斷的存在。

[20] Burtness, “Sharing”;第283頁。

[21] 同上,第283頁。

[22] 同上,第281頁。

[23] 潘霍華,《作門徒的代價》(The Cost of Discipleship),由R. H.富勒翻譯(紐約:帕格雷夫麥克米蘭出版社,1961),第73頁,引自Burtness,第281頁。

[24] 麥克馬漢,第19頁。

[25] 麥克馬漢,第20頁。

 

這篇文章翻譯自Rebecca Skaggs的在線文章「The Problem of Suffering: a Response from 1 Peter」

https://www.academia.edu/52461274/The_Problem_of_Suffering_a_Response_from_1_Peter_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