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保羅看來以色列的未來

巴薩姆•邁克爾•邁達尼(Bassam Michael Madany)

2023年4月29日

 

1948年5月15日星期六,英國廣播公司(BBC)播送了以色列國誕生的消息。黎明時分,阿拉伯軍隊給予回應,從北部、東部和南部發起進攻。英國委任統治(British Mandate)時期在巴勒斯坦保衛猶太人的哈迦納(Haganah),成為了過去75年一直在保衛國家的以色列國防軍(Israeli Defence Force, IDF)!

關於以色列國的未來,這一主題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歷史/政治方面,另一個是聖經方面,正如聖保羅在羅馬書9-11章中的所教導的。

 

歷史/政治背景

在七世紀中葉阿拉伯/伊斯蘭征服聖地之前,生活在巴勒斯坦的大多數人是基督徒,還有少數猶太人與之為鄰。征服的結果是阿拉伯穆斯林成為巴勒斯坦人口的大多數。雖然大多數猶太人處於散居狀態,生活了多個世紀;但他們保持著對返回先祖土地的強烈渴望。他們在逾越節慶祝活動中常常說「來年在耶路撒冷!」來表達這一願望。

在19世紀,猶太人在俄羅斯受到逼迫,在西歐受到歧視。反猶太主義的興起在對阿爾弗雷德•德雷福斯上尉(Captain Alfred Dreyfus)的審判中變得很明顯,他是法國一個富有的猶太紡織品製造商的兒子。1894年,德雷福斯被指控向德國武官出賣軍事機密。他於10月15日被捕,12月22日,他被定罪並被判處終身監禁。1895年4月13日,他進入法屬圭亞那海岸臭名昭著的魔鬼島罪犯流放地。

希歐多爾•赫茲爾(Theodor Herzl)(1860-1904)是維也納報紙《新自由報》(Neue Freje Presse)駐巴黎的一名猶太記者。他報導了德雷福斯審判,並確信猶太人在歐洲實現完全解放是沒有希望的。1896年,他出版了《猶太國》(The Jewish State),成為主張為猶太人建立民族家園的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之父。經過世界猶太復國主義大會(World Zionist Congresses)的多次辯論,最終決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這個家園。

赫茲爾去世後,在英國教化學的波蘭籍猶太人柴姆•魏茨曼(Chaim Weizmann)博士擔任起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領導角色。一戰期間,他幫助英國海軍發明了對抗德國潛艇的材料。最終,英國政府發表了《貝爾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國家。

一戰結束後,英國在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的授權下接管了巴勒斯坦政府。在接下來的三十年裡,英國面臨著來自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對該計畫的強烈反對。1946年,英國政府將此事提交給聯合國組織(United Nations Organization)。一個聯合國調查委員會研究了這個問題,並提議一份計畫書,《將巴勒斯坦劃分為一個猶太國家和一個阿拉伯國家》(Partition of Palestine into a Jewish State and an Arab State)。猶太人接受了這個計畫,而阿拉伯人則拒絕了這個計畫。

英國於1948年5月14日結束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大衛•本古里安(David Ben-Gurion)和其他猶太領袖於1948年5月15日宣佈以色列國的誕生。阿拉伯國家立刻做出反應。敘利亞、黎巴嫩、外約旦(Transjordan)、伊拉克和埃及的軍隊進入巴勒斯坦,阻撓猶太復國的勝利。到1948年6月中旬,聯合國安理會在交戰各方之間安排停火。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主要戰爭發生在1956年、1967年和1973年。最終,埃及總統安瓦爾•薩達特(Anwar Sadat)主動與以色列簽署了和平條約,約旦也緊隨其後。

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美國成功地使幾個阿拉伯國家通過簽署一份名為《亞伯拉罕協議》(The Abraham Accords)的檔,達成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協定。(https://www.state.gov/the-abraham-accords/

該協議結束了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存在的權利的正式否認。然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為以色列的一個堅定的敵人。伊朗向黎巴嫩的真主黨(Hezbollah)和加沙(Gaza)的巴勒斯坦哈馬斯(Palestinian Hamas)組織提供武器以騷擾以色列。雖然不可能預測未來,但過去75年的事實證明,以色列的存在可能經常受到挑戰。

 

聖保羅在羅馬書9-11章關於以色列未來的教導

聖保羅給羅馬教會的書信,是基督教教義的重要著作。很有可能,去耶路撒冷慶祝五旬節的人組織形成了羅馬教會,使徒行傳第2章敘述了這一事件。彼得的講道是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廣大朝聖者進行的,包括來自羅馬的訪客。大約有三千人信主並接受了洗禮。

在等待訪問羅馬的機會時,保羅寫了一篇關於基督教信仰的闡述,他稱之為福音(The Gospel)。

這封書信的前八章相當於「福音書注釋」(Commentary on the Gospel)。在第9章、第10章和第11章中,保羅集中討論了以色列的未來。在第9章中,保羅列舉了猶太人作為神的榮耀的見證人所得到的特權,盟約,接受摩西的律法,在聖殿中的敬拜,以及神的應許。保羅列舉的另一個特權是,基督,應許的彌賽亞,通過先祖的血脈降臨。在第10章中,保羅描述了他的願望和禱告,願以色列人民通過相信基督的得到拯救。

在第11章中,保羅問道,神是否已經拒絕了他的選民以色列人。他的回答是:「斷乎沒有!」他以自己為例,作為第一個證據,指出神沒有棄絕以色列人。

保羅現在斷言,當外邦人「數目添滿」(fullness),因相信基督而來到神的面前,以色列人的剛硬將結束。「外邦人的數目添滿」意味著「完全的數字」。

聖經學者們對這節經文的含義進行了激烈的辯論。當保羅說「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時,他到底是什麼意思?許多聖經教師得出的結論是,保羅所說的「以色列全家」是指「作為一個整體的以色列國」。

第11章以一首詩結束,結構像一首讚美詩,表達了保羅對神的方式以及神對有罪的人類的憐憫的深刻回應。

 

「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遠。這既是對事實的陳述,又是對事實成就的禱告。榮耀將永遠流向神,而保羅以禱告的形式斷言,事實就該如此。他用一個莊重的阿們來結束這一段書信。」

 

後記

在預備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依賴並大量引用了https://www.bibleref.com/Romans/9/Romans-9-2.html網站的內容。

 

我在以下聖經學者的著作和講座中,找到了與我畢生研究這個主題相一致的材料:

 

約翰•H•郭士納(John H. Gerstner)

https://www.thegospelcoalition.org/blogs/evangelical-history/legacy-john-gerstner-presbyterian-historian-mentor-r-c-sproul/

 

奧斯維德•T•艾利斯(Oswald T. Allis)

奧斯維德•湯普森•艾利斯(Oswald Thompson Allis)(1880年9月9日-1973年1月12日)是美國長老會的神學家(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ristian_theologian)和聖經學者(https://en.wikipedia.org/wiki/Bible_scholar)。他在普林斯頓神學院(Princeton Seminary)任教,隨後離開,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創立威斯敏斯特神學院(Westminster Seminary)並任教。

 

約翰•默里(John Murray)

約翰•默里(1898年10月14日-1975年5月8日)是一位出生於蘇格蘭(https://en.wikipedia.org/wiki/Scotland)的加爾文派神學家(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ology),曾在普林斯頓神學院(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inceton_Theological_Seminary)任教,隨後離開,幫助創立了威斯敏斯特神學院(https://en.wikipedia.org/wiki/Westminster_Theological_Seminary),並在那裡任教多年。他於1937年在信正長老會(Orthodox Presbyterian Church)(https://en.wikipedia.org/wiki/Orthodox_Presbyterian_Church)被按立為牧師。

 

這篇文章翻譯自Bassam Michael Madany的在線文章「The Future of Israel According to Saint Paul」

https://www.academia.edu/100956923/The_Future_of_Israel_According_to_Saint_Paul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