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伊斯蘭─不同的信仰、語言、文化

分類:學習與分享
發佈於:2011-05-15, 週日

溝通訣竅

伊斯蘭─不同的信仰、語言、文化

傑赫德弟兄

你可曾納罕,為何禱告時會閉上眼睛?是的,這幫助我們集中精神,不讓所見的事物分心。這樣說,我們也應該閉上耳朵了!但我敢說就算把眼睛耳朵都閉上了,有時候卻也會心不在焉對不對?

我想說的是,我們很接受禱告時要閉上眼睛的,甚至會用力把眼睛瞇起來。但其實聖經可有哪節經文吩咐甚或鼓勵我們這樣做呢?又或者,我們興建教會而稱之為「神的家」,然而神一早就說祂不住人手造的房屋(使徒行傳7:48-50;17:24);那麼,為甚麼教堂總是很容易辨認的?聖經裡可有說明教會的這藍圖嗎?為何要有修士(彼得前書2:5,9;啟示錄5:10)、有十字架、講壇和浸池?有一排排的座位、詩班、一定樣式的修士袍子?可有哪一節經文吩咐我們要「接受主耶穌作我們個人的救主」,或做講壇呼召、辦主日學?這都是有人帶頭做,每個人不假思索就跟了。

同樣的,其他宗教也自有一套發展好的模式。清真寺的樣式有其一套,跟教會很不一樣;穆斯林做事方式(如禮拜、禱告、朝覲、衣飾、對古蘭經的詮釋)也跟我們很不一樣。

因著這模式,他們像我們一樣表明了:我們是一群的。我們屬於一個群體,有一樣的價值觀和信仰,信同一位真主,一樣的經書和先知,接受同一套規矩,不然的話就會給攆走了,因為這樣的人會帶其他人誤入歧途,是很危險的。

屬於這個群體的人無論衣飾、行為、甚至想法都一樣,而與其他群體不一樣,以作區別;伊斯蘭、印度教、佛教,或有靈論者的文化都是這樣發展出來的。

你若想摸著穆斯林的心思意念,一定要先聆聽、認識對方,儘管不認同其信仰也可以欣賞他的誠意與信心

成為群體一員,能因此得著接納、甚至保護,使人有歸屬感;換言之,能滿足人心深渴求。

但同時間,也視其他群體為錯誤和敵對的。對一切有別於所屬群體的事物,都會猜忌。

就是宗教術語亦如是。雖然不同群體可能會用同一個詞兒,但箇中含義仍然因群體而異。就算用一樣的術語,卻各有一套語意詮釋。

因此,你不會改變成為穆斯林,穆斯林也會拒絕成為基督徒。你們對對方知得太少,或存著太多誤解。聽來很困難吧,但這是事實!若有穆斯林叩基督徒的門想勸他改皈伊斯蘭,也會發現基督徒對他心存偏見,全然不認識理解穆斯林和伊斯蘭。這位基督徒不會真心聽他的,因為他「知道」這人錯了,是來騙他的。而且對話的時候,那位基督徒會心裡猜忌不安,因為不曉得該如何反應,他害怕受騙,遭自己的群體拒絕,就算改昄也不知道對方的群體會否接納自己。

我們去叩穆斯林的門時,情況也一樣;唯一不同的是,穆斯林可能比我們受更佳訓練,能以應付傳教者。他「知道」聖經曾遭篡改,「知道」基督徒信三位一體論,這等於信三位神;他們吃豬肉、喝酒,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神怎麼會生兒子???)等;還有,基督徒讀經禱告前甚至不會洗手洗臉!他們禱告的時候,不像耶穌在客西馬尼園中低頭祈禱,也不像摩西會先脫鞋,卻坐著閉上眼睛…還有你聽過他們那些不倫不類的、很吵的音樂嗎?-穆斯林是這樣看基督徒的。

這是因為,每個群體築起高高的牆保護跟隨者,抵抗外面的煽動者。

我們活著就是這樣子。你或許不喜歡這樣,但總得接受。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神給我們大使命。當然我們會盡責任,憑愛心回應這使命,並以那些抗拒最低的群體為目標-當然不是穆斯林!要贏得他們是很難的。

當然你不會存著這麼「不像基督」的心態,你一定想知道如何克服困難。方法很簡單,就是尋求了解和認識。了解自己的信仰和聖經根據,同時要認識伊斯蘭,知道穆斯林的信仰、盼望、掙扎、恐懼與疑慮。所謂了解,就是要認真對待對方

你必須向人敞開,與人真誠交往,關心對方,別做他的「敵人」或「欺騙者」;要以愛和忍耐證明你的誠意,儘管你不立見果效。你祈禱。

你跟穆斯林談談,就知道他們的思考模式、推理、信念都與你不一樣;就算你們用同一個詞語,含義也不同。因此,你若想摸著穆斯林的心思意念,一定要先聆聽、認識對方,儘管不認同其信仰也可以欣賞他的誠意與信心這就是他嘛!當你漸漸認識他,就可以開始讓他知道聖經究竟教導甚麼,這為何可靠,為何別的東西不可靠等等;按這個次序談!

所謂了解,就是要認真對待

他可能感到威脅、毀謗、出賣,他的理智會被情感勝過。無論對方是甚麼,作甚麼,你都要懷著基督的心思與態度,這往往與真理本身同樣有說服力。

何謂基督的心思?祂虛己,取了僕人的形象,愛人到底,祂有目標(腓立比書2:7-8和2)。基督受辱而不報復、不揚言威脅(彼得後書2:23)。以下榜樣值得仿效:

「我們從前在腓立比被害受辱…然而還是靠我們的神放開膽量,在大爭戰中把神的福音傳給你們。」怎麼傳?「在你們中間存心溫柔,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勸勉你們,安慰你們,囑咐你們各人,好像父親待自己的兒女一樣。」「我們不但願意將神的福音給你們,連自己的性命也願意給你們。」(7,11,8節)

何不「去這樣行」呢?(路加福音10:37)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