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第三課 批判

分類:向伊斯蘭及向其它信仰傳教
發佈於:2011-05-15, 週日

1. 我們在前面一章看到,我們自己就是神的方法,沒有甚麼可以代替我們的角色。 假如你不僅派單張、在學校裡教書,或在醫院裡工作,還預備積極參與教會首要的爭戰 :傳揚福音,你就會很想知道自己與穆斯林相處時,對他們的宗教與及信徒應該採取何 種態度。我們該用批判之法嗎?我們該用引起爭論之法嗎?我們的信息要設法迎合他的 大體上的背景嗎?我們是否該承認伊斯蘭也有其真理呢?

2. 一面來說,我們的地位是獨一無二的。而其他宗教(除了猶太教)都是自然主義 ,與基督教沒有歷史上的關係。伊斯蘭像基督教一樣,具有先知講論的性質,與基督教 有歷史上的緊密關係,因此許多學者傾向於視伊斯蘭為基督教的一個異端分支。無可否 認,我們對任何我們視為異端者的態度,肯定會與我們對待諸如日本神道教或儒教有顯 著的不同。舉例說明,激烈反對天主教的人在辯論羅馬天主教的教義時會情緒失控;但 他與印度教徒談話時大概會保持冷靜、抽離和客觀。這是十分自然的心理。如果你有一 位兄弟或表兄弟是個敗家子,肯定比起你對面鄰居家裡的敗家子,更令你感到苦惱。稱 呼伊斯蘭為基督教的異端無論是否合理,但每當與伊斯蘭接觸,都會變成衝突,卻是不 爭的事實。因為伊斯蘭對於聖經及其中每個重要的人物都有它自己的說法,有意無意地 直接否認了你所說的話。在教義和教條方面也是如此。伊斯蘭有自己的一套教義和教條 的觀念,正好與你的相反。當每個片段抽離其他內容時,這種矛盾也許不會出現;但當 它置於整段經文的上下文中,矛盾就會出現。舉個例子,在基督教神學中,神的許多屬 性,也可見於伊斯蘭的神學中,但與伊斯蘭的安拉整體上的形象卻是截然不同的。由於 這種矛盾的關係,你總不會視伊斯蘭為遠處沒有親密關係的人,而會視之為不幸迷路的 親戚。因此你的立場會變得不確定、艱難和棘手。

如果你與穆斯林之間的特殊關係被隔離,問題就好辦了;但正正因為你是神和穆斯 林之間的接觸方法,你就會希望做得極度的小心,以免在這些基本的重大問題上犯錯。

3. 讓我們著手處理批判、辯論和適應這三個問題。實際上它們互為一體。首先,來 看看批判這個問題。「批判」這個詞語像大多數其他詞語一樣,帶有多重的意思。它的 意思可以是指普通的吹毛求疵。無可否認,當你研究穆斯林時,或多或少會發現他們有 一些錯誤;但記住,他們也可以從你個人或你對於基督教的觀念上找到或多或少的錯誤 – 如若不然,就從其他基督徒身上去找。你如何論及穆斯林,穆斯林也如何論及你。 這是雙向的事情。基督徒和穆斯林互相挑剔對方個人和思想信仰方面的錯誤,是最令 人感到不快的。另一方面,一些心胸廣闊的人對找尋伊斯蘭某些元素、教導或行為上 的錯誤時的反應,往往是頗為表面的,並且作出虛假的讚揚。試舉一個例子。在伊斯 蘭中包含了兄弟關係的教導,西方作家對此事的讚揚往往毫不吝嗇。但若真正了解到 這種兄弟關係的作用,就知道它只是社區間自我保護的簡單體系而已。自我保護當然 是合理的,卻無任何特別驚人、可貴、與眾不同,或者具有啟示的地方。批判和挑剔 伊斯蘭體制的錯誤對你毫無助益;但讚揚它 – 坦白說 – 又頗為幼稚。此外,對於 基督教稍有了解的穆斯林會正確地告訴你,新約聖經所教導的兄弟關係是限於「信徒 一家」。換句話說,穆斯林會像基督徒挑剔他們的兄弟關係一樣,批判和挑剔他們的 兄弟關係。結果,雙方可能會惱怒起來,動身離去。但我們不可讓此事發生。

4. 然而,「批判」這個詞,有另一層的意思,就是認真地了解某件事情,以致能夠 對它作出一個冷靜和最正確的判斷。你必須像醫生在進行治療之前先診斷一樣,你必須 先作出這種批判。然而,有一個先決條件非常重要:你必須具備所需的背景和知識,才 能作出一個冷靜和最準確的判斷。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完全掌握了伊斯蘭的知識,才能 與穆斯林談論基督或基督教。但細想一下,你就會了解到你需要多麼的小心仔細。用同 樣的例子:無可否認,基督徒是「基督的身體」,而教會是(ecclesia),「被召出來 的會眾」,因此這種兄弟的關係就有非常明確的界線。你是否可以以無虧的良心批判穆 斯林的兄弟關係,卻保證自己在這方面不會受到批判呢?如果你有所需的背景和知識, 你就做得到;否則,你的批判就屬於吹毛求疵,而不是出於冷靜和正確的判斷,而這種 判斷無法幫助你接觸穆斯林。

5. 若要作出冷靜和準確的判斷,你的批判就必須是根本性的(radical)。Radical 這個字很有趣。它是源於radicalis 這個拉丁文,意思是「關係到」或者「起源於」。 換句話說,一個徹底的批判,必須追尋事物的根源。

憑著與信仰上的經歷去接觸穆斯林並非根本性的,因此是錯誤和無效的。原因是它 沒有追溯到事物的根源,而是強調經驗過於客觀的真理,就像看到花卻看不到根一樣。 但是宗教的經驗可以在其他宗教中找到相似之事物。如果一個沒有根本性思想的人,發 現了這種在基督教以外的宗教經驗之花,他就會做以下其中一件事:要麼他就譴責它是 偽造的,說它是紙花;要麼他就會給它打滿分,停止傳(他認為的)福音。安德烈(C. F. Andrews)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安德烈發現甘地「經歷過神」,這種經歷就算不比他經歷超越,至少也與他的相等 。因此,在邏輯上,他不可以向甘地傳揚基督(就是他觀念中的基督);而且,既然印 度教可以幫助某些人(例如甘地和泰戈爾)對神有如此崇高的經歷,它也可以幫助其他 人。這樣嘗試贏得印度教徒歸向基督,就不合乎情理了。安德烈放棄了教會的指示,滿 足於與印度教徒為友。他還能做甚麼呢?他若要踩死甘地宗教經驗的紙花,就必須先踩 死自己宗教經驗的紙花。既然這人已經擁有他(安德烈)想給他的經歷,他若誠實的話 ,就不該試圖叫這人皈信了;而且他顯然無法深入一層,往下去尋根,發現那並非依賴 宗教經歷的永恆真理。

6. 你很快會有 – 如果你未有 – 一個驚人的發現;即使你試圖從宗教的經驗和倫 理的層面去批判伊斯蘭和穆斯林,你會發現當你用一根手指指著別人批評的時候,你另 外三根手指就在指向你自己和你的基督徒同伴。儘管這樣做是錯誤的,又會阻礙穆斯林 理解你的信息;但無可否認,這樣做比作出真誠和根本性的批判容易。原因有兩個:首 先,要發現表面上的錯誤,總比深入地去發掘錯誤的根源容易;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當 你在挑剔穆斯林的錯誤時,他往往會非常的忍耐,但是當你再深入一步的時候,他就會 變得狂熱起來。穆斯林對於伊斯蘭的觀念,是由兩個部分構成的:第一個部分他們稱為 伊斯蘭(或iman),這是由穆罕默德所啟示的永恆客觀真理;另一個部分他們通常稱為 Mussalmani(或din),這是穆斯林宗教的聖行。每當你在尋找後者的錯誤時,他會對 你所說的一切話喊shabash – 意思是說他根本不了解你的信息;但是當你深入一步 進行冷靜、溫和並有見識的批評伊斯蘭時,你就會看到他的反應判若兩人。但是唯有 這樣,才能夠帶來突破。唯有當你介紹基督,讓祂顯示出伊斯蘭的謊言,你才開始理 解真相。穆斯林並非如他們常常說的,沒有因著他自己Mussalmani(或din)的功效帶 來安息;他期望最終因著伊斯蘭的信仰,獲准進入天堂。我們在下面的章節會再討論 這個問題。我提起這點,只是想強調,只有當你放棄從表面的花朵上去找尋錯誤,而 去理解伊斯蘭的根源,你試圖令他皈信而作出的努力,才會變得有功效和合理。

7. 第二個問題具有爭論性。過去幾代人採納激烈的爭論方法去接觸穆斯林。這方法 在那些年代之所以通行,部分原因是由於在世上出現了一些天才,就是一些學識淵博, 通曉雙方的宗教,有著幾乎不可思議的智慧,而且有勇氣在那個國家中與最出色的幾位 大毛拉進行公開的辯論;還有部分的原因,是由於那時作為基督教神學基礎的基本原則 ,與伊斯蘭神學的原則相當類似,因此不可能在普遍的範圍內進行辯論。舉個例子,雙 方都相信他們擁有一本從頭到尾都是默示的經書,因此雙方在同樣普通範圍內有激烈衝 突之處,能夠彼此遷就。這就酷似拳擊比賽一樣,拳擊者要稱稱體重,確保他們是不相 伯仲的,而搏鬥有許多雙方都必須堅守的規則。

8. 無可否認,我們這個年代的架構全然不同,基督徒也不例外。縱然這樣做,需要 廣泛地恢復被大多數宣教士列為黑名單中的神學。此外,現在的神學強調基督教是獨一 無二的,這樣的話,就不可能像以往那樣找到一些類似之處來進行直截了當的辯論。我 們再以經書為例。雖然穆斯林依然持守那本默示經書之教導,基督教的神學卻強調「道 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現在成了經書對人的辯論,這是難以想像的。

9. 到了這個地步,我們必須小心。有太多人會馬上下結論說辯論徹頭徹尾都是有害 的。1950出版的《國際宣教回顧》有這麼一段話:

甚為不幸的是,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我們的對策還是出於同樣的心態。依然是「十 字架與新月形旗幟的兩支軍隊在進行會戰」。採取這種對策的戰士包括 Pfander、Imad- ud-din、French、Lefroy、Rouse和Tisdall,他們在傳揚福音信息的事工所付出的,是 非常的寶貴。我們記念他們的勞苦,為此感謝神,他們的工作令後來的宣教事工變得較 為容易。他們揭露了伊斯蘭的弱點,駁倒了穆斯林對於基督教信仰的錯誤理解,但是他 們的成效,證明他們所採用的對策,未必有價值。首先,雖然許多穆斯林在辯論中落敗 ,但他們對於基督教反而變得更加怨恨,他們的驕傲令他們離基督更遠。其次,許多穆 斯林出版反對基督教的著作,就是因著辯論的方法所激發起的 ...

宣教士與穆斯林交往時,必須儘量避免惹起爭論。宣教士必須首先談論基督教和伊斯 蘭之間的共同點,談及穆斯林欽佩基督教之處,或者宣教士欣賞伊斯蘭之處,然後可以 逐漸深入談論一些基督教的事物(85至86頁)。

10. 首先,究竟甚麼是辯論(controversy)呢?我們要確保我們是在談論相同的話 題。這個詞是由拉丁文 “contra” 和 “versia” 這兩個詞組成的。辯論的時候,你提出一個「相反的看法」,列舉理由證明一種與對 方相反的觀念。辯論者不需要,也不合宜擺明車馬來一場辯論。你會發現不進行辯論 反倒是個明智的做法。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當你想開口努力使人明白你的信息時, 你就已經在參與一場辯論了。當你與穆斯林交往時,你必須二擇其一;要麼提出反對 的看法,要麼保持緘默。原因十分明顯。他已經有一種「看法」,與你希望他接受的 「看法」相反。千萬別說「不要肆意地爭論,但要努力贏得眾人歸向基督」這種幼稚 的話。他對於基督已經有一種「看法」;你的看法和他的相反,他完全有權利去證明 他的看法是正確的。

11. 我們再看看以上《國際宣教回顧》所引用的那段話。我們必須回答一個非常嚴 肅的問題:基本上,我們所面對的是無知還是邪惡呢?你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可謂舉足輕 重。這世上所有真正的基督教豈不是都在爭戰嗎?新約中基督教的觀念,豈不是相信神 戰勝了那惡者嗎?誰可否認基督自己就某種意義來說,就是一位富爭論性的人物嗎?換 句話說,邪惡並非空穴來風、有不足之處、空洞,也不(只是)無知。邪惡是實存的, 是一種想做某件事或成為某樣事物的力量、意願和意志。如果你重溫基督的生平,你會 認識到這種邪惡和實存的力量,從以色列的宗教團體 – 文士和法利賽人 – 的生活中 ,可以清楚地看到。就祂與這個宗教團體的關係而論,祂是一位極富爭論性的人物。一 般沒有宗教信仰的百姓喜歡聽祂講話。他們跟隨祂 – 但最後他們同樣呼喊:「釘死祂 ,釘死祂」。你應該想到,任何地方的平民百姓就是如此。他們猶如沒有牧人的羊,隨 著各種教義之風飄來飄去,不理會其或善或惡。基督對於廣大的平民百姓有極大的同情 和憐憫之心。但是對於宗教的團體 – 那遵循經書的團體 – 卻經常反對他們;這場對 立的狀態最終令祂走上十架。我們都知道猶太教中法利賽主義的成分與伊斯蘭當中同類 的人是完全一樣的。因此根據這點,假如基督今天在地上,祂會以昔日對待法利賽人的 同樣態度,來對待穆斯林的法利賽人。基督被法利賽人視為一個富爭論性的人物的事實 ,並不意味著祂「瞧不起」他們。聖經記載,許多法利賽人相信祂。聖保羅就是法利賽 人。福音肯定必須傳給法利賽人。要點在於,在法利賽人和許多穆斯林當中,你發現他 們有一種清晰明確的觀念,無論是一般的或是詳細的觀念,其本身都是直接地反對福音 的。

12. 思想一下以下的例子。傳統說必須教七歲的小孩禱告,當他十歲的時候,無論 他願不願意,都要強迫他說出口。現在假設你對一位20歲的年青人說話,而他按時禱告 (很少人做得到!)。在過去十年裡,他應該心口一致地說了不少於12,000遍「基督教 有關神的教導是虛假的」。他很可能唸過古蘭經112章的話(前面那章已經提過),在 禱告結尾時,他舉起了他的右食指聲明:「除了安拉,別無他神」。你有一個明確清晰 的「看法」,而你的「看法」絕對和他的「看法」相反。如果你希望叫那人明白,他唯 有透過基督才能夠認識神。如果沒有爭論的話,又怎麼可能做得到呢?

13. 請勿誤會我在建議你到處去說穆斯林是漂白的墳墓、偽君子諸如此類的話。只 有一個本身無罪,清楚在何處能夠成功地使用這種方法的人,才可以這麼做。我要說明 的,就是你不僅能從主耶穌的教導中,也能從祂的對策中,看到你若要別人理解你的信 息,爭論是不可避免的。同樣的,假設你以欣賞伊斯蘭的好話開頭,然後說出真理,是 理所當然地認為你可以完全控制談話的走向。就算你做得到,在這樣的狀況下,你也絕 對不知道他心裡在想甚麼。也許你可以完美無瑕地吐盡心裡的話,但卻是平淡無味;這 是與假想的敵人作戰,並不能回答聆聽者腦海裡的問題。而且你若不讓他發言,就絕對 不知道問題出在那裡。如果你讓他開口發問,你就會發現他總是在反駁你所說的話。

14. 以上引用文章提到的另一個要點是苦毒。毫無疑問,許多過份熱心的基督徒的 言行會無謂地惹起苦毒。你首要考慮的大前提理應是:你所傳遞的訊息能否與對方的思 路全然接軌?舉個例子,也許你遇到一個人,多年來持續按他的標準,盡力地遵守宗教 上既困難又乏味的律法,你卻告訴他,他在神的眼光中,並不蒙悅納,如同妓女或稅吏 一樣。這話不假。然而,他可能會因你的話而變得非常的苦毒。這當然是非常自然的反 應喇!除非你告訴他,你為甚麼會這樣說,否則你無論怎樣做,都沒有益處。如果你無 法清楚扼要地說出你為何說這樣的話,你滿以為服事基督,卻反帶來虧損。你的話所造 成的苦毒,絕對不會令一個人悔改。這一點非常的重要。你聽過許多基督徒所說的話本 身是絕對真實的,卻仿如空中樓閣,因為說話的人無法解釋他們的話。這樣,它們造成 的害處肯定比好處更多,因為對方會認為他們的指控是毫無根據的。

15. 另一方面,一般的情況下,穆斯林若然能聽明白福音的道理,有一刻他們心中 會感到不好受。正是這種心裡不舒服的感覺導致基督被釘死,導致聖保羅迫害教會, 也導致許多堅定的穆斯林與基督對抗。西面在聖殿裡預言基督被立,是要叫許多人跌 倒,許多人興起;並要作毀謗的話柄。十字架對於所有宗教人士永遠都是絆腳石。「 為羔羊贏得靈魂」這句名言並非出自聖經。其背後的整個觀念也是錯誤的。它預先假 定了沒有甚麼事情比「求愛的行為」更加艱辛。但新約聖經的態度是與邪惡的權勢爭 戰。各處都有人懇求神,要與祂和好。但是唯有當一個人深刻地意識到他需要與神和 好,他才能與神和好。當一個法利賽人或者穆斯林仍然認為自己因為遵行了律法的要 求,在神眼中是蒙祂喜悅的,此時去懇求他與神和好,就是愚蠢的行為。在聖殿中的 那位法利賽人(路加福音18:9至14)就是一個好例子。我們假設有一位法利賽人確實 聽過主耶穌講這個故事。他即時的反應會如何呢?當然就是心有戚戚然。那是一種不 公平的感覺。為甚麼罪人成了無罪的人,聖人卻成了罪人呢?這沒有道理,至少是不 合常理的。這唯有從屬靈上去理解。也許你會肯定一件事:正確地傳揚基督與及祂的 十字架,總會成為尋道者的絆腳石。(在基督徒當中也是如此。)因此,當你對一個 真正虔誠的人正確地傳揚十字架的道理後,他深處就會產生一種不舒服的感覺。要避 免引起這種內心苦澀的唯一方法,就是修改你所講的道,把福音藏在煙幕的背後。已 經有人這麼做了,大家也都知道;但是福音的能力就會被瓦解,好像情花不能結果一 樣。因此不要害怕造成苦澀的情緒 – 假如這是因為你使對方理解福音而引起的。而 且,不要為後果憂慮:在某些情況下,這會給你帶來終生的敵人;但在另一些情況下 ,就像聖保羅一樣,會把人帶到十字架前。這一切都由神掌管,你必須交托給神。

16. 有關爭論這個題目,我還需要提起一點。是關乎聲望的問題。不是你或我的 聲望,而是基督教的聲望。Kraemer博士在Grand Rapids的Kregel Publ,1977年出版之《非基督徒世界中的基督徒信息》(305至306頁)中說道:

「爭論比神學和宗教的智慧判斷這種眾所週知的爭論方式有更高的見識,是無法 ,甚至是不該一直逃避的 ... 通常在這樣的情況中,這種爭論的情況會不期而遇。 在宗教和理性方面的爭論上,基督教和福音的屬靈聲望都會變得危如累卵。根據過 去經驗的教誨、非理性主義者可靠的領會,以及宗教超理性的特性,我們必須留心避 免所有爭論在原則上的兩個弱點 – 宗教和心理方面 – 而把它們轉變為有利的條件 。這需要有真實的恩典,徹底地帶出聖經中那種氣氛,特別像耶穌那樣,溫柔卻有說 服力地與人們交往,熟悉宗教的情形,有清楚的洞察力,這是出於對人們的同情心和 愛,深入他們的心理狀態。因此這種方法再度指出,把基督教真理活潑的宗教觀念, 與我們工作對象真正的認識和同情心結合起來,是至關重要的。

為了基督教道德、宗教和智慧上的聲望,無須避免採用這種更高形式的爭論法。在 那些已經發展出重大和令人難忘的宗教哲學體系的國家,以及當今各種現代思潮影響 著千萬人思想,使他們著重屬靈行為模範的國家,基督教真理的基本性質和特徵結構 ,必須根據具體的屬靈情景發展出來。於是在基督啟示的光照下,就揭露出這些體制 和屬靈的趨勢的基本原則、志向和偏差了。如果我們是以一種強烈宗教熱誠和道德尊 嚴的精神去做此事,這種較高層次的爭論就非常寶貴。

Hocking教授在他所著的福音小冊子中,表達了他的看法,他認為在宣教工場中, 缺少了他所稱呼的「思想守望台」。這個提議可圈可點,因為宣教事工和較為年輕的 教會,在我們現代這個變遷時期異常混亂的狀態下,實在需要有這樣的人。

17. 還有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是 Kraemer沒有提及的。你所帶領的皈信者很少會是堅 強、獨立的基督徒。他需要知道身邊不乏願意挺身捍衛基督教信仰的人,才能得到安 慰和力量。每一個有經驗的宣教士或教會工人,都曾看到當普通的皈信者因聽到一段 針對穆斯林兼且清楚、大膽和真誠的爭議時,就會得著滿足,熱情起來。甚至較為老 練的基督徒也會因此情不自禁起來 – 儘管爭論的事物也許不是針對伊斯蘭。這是放 諸四海皆準的事情。

因此,不管你是否能言善辯,不要令它淪落為一場拳賽(般) – 卻要繼續努力!

18. 無可否認,如果你已經放棄了嘗試使用任何方法去接觸穆斯林,就必然要批判 (不是吹毛求疵)和爭論(不是爭吵),接下來你要面對適應的問題。在你範圍內特定 的屬靈背景下,你打算如何構成與穆斯林的「說法」相反,卻能夠讓他理解你的「說法 」呢?無論你是否喜歡,你都無法逃避這個問題。在這件事情上,你發現有三個思想學 派。首先,是一些民間的學派,通常是極端的正統派,他們所堅持的純正信息,多多少 少是取決於絕對使用聖經的話語和措辭,以及他們所屬教會所使用的儀式。但從來沒有 基督教,包括新約聖經中的教會,是不能適應獨特的背景。四福音書每卷,對於基督都 有各自的全面描述,因為每卷書都適合不同的背景。聖約翰有關「神道論」的教義(The Logos doctrine)就是一種適應;而聖保羅就用了許多當代神秘宗教的用語,令一些 批評家有一陣子真的以為保羅的信息內容是取材自他們!當然,你必須意識到你自己 對於基督教的觀念,就是這種適應過程帶來的結果。這個過程是從基督教開始理解希 臘哲學開始的,後來又經過了許多改變的階段,最後不是成為敬虔派(Pietism),就 是新改革派(Neo-Protestantism),這端賴你自己是在哪個特殊的地方!因此任何意圖 令福音書受制於特定的用語諸如措辭或者符號象徵,來確保它的純正度,是絕對不可 能的做法。

19. 第二個思想學派與第一個思想學派完全相反。他們的想法,是將基督教還原成 它純淨的本質。所有言語和風俗的修飾都必須去除。於是當人們成為基督徒時,他們會 逐漸形成他們自己的背景。這樣,他們的基督教,對於他們的國家和靈魂而言就不是外 來的。在你進行試驗之前,這個教義表面看來似乎還十分正確。但你很快就會發現兩個 難題。首先,基督教就像水一樣。假設你要給一個人喝一些東西,必須有一個容器。你 可以拱著雙手當作杯子;也可以使用精細的玻璃杯;但總得有一樣東西。杯形的雙手與 富藝術性雕刻的玻璃杯真的差不多。因此,有理論提出,只要傳遞本質純粹的基督教, 而不加上任何言語、儀式、教條或風俗,這是不切實際的。此外,歷史向我表明,他們 試圖假定人們自己稍後會制定和發展出一種本土的形式,卻完全沒有發生過。繼續使用 以上的例子。如果你以杯形的雙手賜給他們生命的水,你會發現他們就會接受這種方式 ,仿彿基督教與它是有關係的,但事實上,它不會比崇高教會所當採用的形式更本土化 。我要指出的是,所有的基督教都必須有一個容器;但容器並非重點所在。你的第二個 難處,在於你永遠不可能逃避外來的基督教。這並非由於它是來自歐洲的,因為它來到 歐洲時也是作為一種外來元素;而是由於它是來自天上。它的根源絕對是外來的。它不 會讓自己被吞沒。它從未成為這土地 – 或靈魂的真正孩子。它總是像海上的波浪一樣 不安定。你不可能令它與人類的宗教混雜,卻又平平靜靜地成長。就算當它變成本土化 時,它純粹外來的特性,會令它感覺自己比以往更加外來化。因此為了讓它「適應」而 作出的努力,是無效的。

20. 第三,你發現有一小撮人認為自己預先知道甚麼是基督教本土化的形式。而他們 假設一開頭,就可以用那種形式來鑄造他們自己的基督教宣言和教導。這是自大的態度 。其情況就如你望著一個搖籃裡的孩子,即判斷他50歲會是甚麼模樣。每個國家都擁有 自己的本質,其本質會影響到基督教本土化時所採用的形式。但是沒有人知道那會是怎 樣的形式。舉個例子,路德宗也許是最普遍的新教宗派,卻有許多不同的形式,令人難 以相信他們是屬於新教的單一分支。原因在於路德宗從一開始就比較不著重外在的形式 ,而是著重內容的純正。相反的是,那些假設自己知道本土的基督教會採用甚麼形式的 人,卻著重形式過於內容,結果,為了令基督教能夠迎合異教先前的形式,就犧牲了最 重要和基本的基督教教導。

21. 這一連串的困難,就是沒有考慮到中心的問題,而人們的視線被轉移到次要的 問題上。讓我儘量清楚地加以說明。無論你是一個巴基斯坦人或是任何一個外國人,都 沒有分別;因為你要用神的方法,你基本要關心不是任何國家的文化、傳統、政治,或 者宗教。雖然你在這個世界上,卻不屬於這個世界。不要誤解這句話。它的意思純粹是 說出你生命中的偉大目標,不容偏離,總要帶出福音。就算那裡有文化存在,通常是異 教文化 – 你並非出去拯救那種文化(反正你拯救不了) – 你的目標是要使十字架牢 牢地植根於那個文化之中 – 不管怎樣,這是命定的。在你想努力建立十字架的地方, 任何能夠真正效力的思想、風俗或者傳統都不當輕視。在宗教改革時期,不只是與羅馬 天主教爭戰,也是與希臘哲學爭戰。路德曾經為自己畫了一幅畫,他在畫中手持聖經, 有一隻鴿子,代表聖靈,像光環般在他的頭頂盤旋。許多人都曾經嘲笑那幅畫;但是在 那個年代,神學家繪畫他們的主人或老師時,都會放置光環在他們的頭上 – 而那光環 通常都是亞里斯多德!路德只是在告訴全世界他與哲學斷絕了關係,表示他已經停止嘗 試用基督教的圓柱去迎合哲學的四方孔。我沒有意思說宗教的術語和辭句是宗教禁忌, 我想說的是所有的思想都必須受基督的管制。路德的名言:「我唯一認識的神,就是馬 槽裡的那位嬰孩」,表明了他唯一的中心思想,就是叫人理解福音的信息。

22. 令人吃驚卻千真萬確的是,我們必須承認,穆斯林團體整體而言,沒有真正明 白教會試圖告訴他們甚麼事情。我們不可能指著任何特定的事物,就說這就是原因,但 其中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在於我們還沒有解決批判、爭論和適應的問題。唯一解決之 道,在於我們必須首先在意地要讓穆斯林理解福音 – 真正的福音,有生命力的福音。 我們不要使用呆板、僵化的用語和措辭,令其本質變得模糊不清、混雜,或者將某些事 物併湊起來。教會在福音上的職責是極其巨大的。然而,無論你能夠做多少,有一件事 是不可缺少的,就是要用盡畢生,發展一種思想單一的目標,免得你誤入無數次要或不 重要的事情中。

問題

1. 請區別哪一種爭論是正確的,哪一種爭論是錯誤的。

2. 詳細說明批判正確的意思。是否可以避免批判呢?

3. 就某種意義來說,福音是否應該去適應當地的情況呢?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